烟台红富士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的几点意见!
发布时间:2017/7/20 12:13:33点击率:0
当前,烟台红富士苹果产业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要使烟台红富士苹果在品质和产量方面逐步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的几点意见。
加科技攻关:新世纪果业发展的核心是质量,关建是科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栽培管理、保鲜贮藏、加工营销等方面的配套技术与起步晚的其他果区相比,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陕西等红富士苹果新区势头却很猛,如果在技术方面再与我们拉近距离或者超过我们,那么,烟台红富士苹果业在竞争中将毫无优势可言。因此,应加科技攻关,保持技术优势。具体工作中应着力以下几点:加苹果品种、砧木的引进、培育和选优,形成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良种、良砧组合;加矮砧苹果培套技术的研究推广;根据国际市场标准,制定出各类苹果品种的分级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检测方法;进行果园土壤有害物质降解技术的研究。
建立规范化的优质苗木繁育基地:良种壮苗是红富士苹果优质丰产重要的基石,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砧木资源圃、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培套的规范化的繁育基地,按照省里颁布的标准繁育矮化自根砧、中间砧、乔化砧壮苗,所用的砧木和品种都应事先进行脱毒,并定期检测,确保苗木无毒。在此基础上创立自主品,苗木出圃时有商标、生产地址、品种、规格等标签。同时坚决杜重茬育苗。砧木繁育圃、采穗圃、苗圃要做好病虫防治,达到苗木出圃无病虫害。建议借鉴林业厅的做法,通过省人大立法,对红富士苹果苗木繁育实行许可证制度,以规范苗木市场。
推广新的种植模式:利用矮化砧木嫁接优良品种、培套立柱、支架、肥水一体化设施,实现红富士苹果密植栽培,是全世界苹果生产者广泛采用的种植方式,具有通风透光好、产量高、品质好、劳动度低、生产率高、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更新,无重茬障碍等诸多优点。这种模式在烟台试栽已经获得成功。2011年定植树,2012年亩产量:红富士苹果773.5公斤、金冠苹果1250公斤;2013年亩产量:红富士苹果1550公斤、金冠苹果2000公斤,红富士苹果果形指数平均0.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2012年,试栽树经受了胶东地区有史以来低气温的考验(-19.8℃)。在烟台市,凡是水源充足的地方,无论什么样的土壤,经过局部改良,都能够进行矮化密植栽培。如果能配套肥水一体化设备更好。平泊地栽植时,提倡起低部宽1米、高30-40cm的垄,然后垄上做畦;丘岭山地,提倡梯改坡。
水源不足的土地,可以利用矮化中间砧苗木建园,但必须对整形修剪技术。做根本性变革,原因是这种栽培模式是乔化栽培向矮化栽培过渡的一个中间类型,管理技术稍差,特别是整形修剪方法不当,就会使树体乔化。基本没有水源保证的山岭薄地仍然可以实行乔化栽培,也必须对整形修剪技术做根本性的,以实现早果丰产,并为相对的管理方便和持续的优质丰产奠定基础。
推广新的整形修剪技术:整形修剪是为了建造有利于优质丰产的树体结构,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尽可能多的获得高质量的果实。矮化自根砧果树应选用细长纺锤形;壮苗建园的1-2年生树,要基本完成整形。矮化中间砧树应选用自由纺锤形,3年内完成整形。乔化砧树应选用自由松塔形,4年内完成整形。中间砧和乔化砧树,在整形修剪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好促萌、开角促花措施,确保早果,这是整形成功的关键,值得特别指出地是:适时、适度的运用好环切、环剥对促花十分有效。特别是红富士苹果,当树势中庸偏弱时才容易获得高产、稳产。适度的环剥或环切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根系,这与运用农业、物理措施进行的限根栽培对根系的影响类似。关键是要加肥水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有关专家的研究曾指出:将30%的苹果根系置于水肥充足的土壤环境中能发挥100%的根的功能。栖霞市连续20年适度环剥、环切的果树仍能够正常生长结果。其对枝干轮纹病的发生、发展根本性、决定性的影响。
更新土肥水管理方式:推行果园行间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定期刈割,覆盖树冠下,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减少土壤水分、温度变化;采果后或春季地面撒施有机肥料。要以土壤分析和叶营养诊断为依据,确定化学肥料用量和种类,坚持少量多次,配套肥水一体化的果园,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无肥水一体化设备的,在降水或浇水前地面撒施,同时应根据需要做好根外补肥。提倡滴灌和微喷。
抓好现有果园的技术改造:加果园土壤生态系统的改良与优化。苹果树生长的土壤内部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由于果树的多年生,其代谢物中毒素的累积和有害线虫以及人们耕作与施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从而影响树体的发育和果品品质与产量。因此,在保证有机肥足量的情况下,采用国内外已有的新技术,搞好土壤生态系统的改良与优化,并提高ph值。
加速郁闭园改造,解决果园光照不足问题。调查表明,烟台优质苹果园生长季平均亩枝量为9.2万条,透光度为22.8%,大多数果园处于不同程度的郁闭状态,枝量过大、透光度太差,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管理又不方便。对这批郁闭园的改造已成为提高苹果质量的突出问题之一。具体改造措施是:亩栽90株以上,树势旺、抱头生长的园,以间伐为主,保留的树拉枝开角;亩栽90株以下的园,可采取疏大留小、疏下留上、疏老留新的方法,改造成自由纺锤形。
实行病虫害的无害化防治。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果实的食品卫生标准达到国际水平。应重点抓好以下措施:搞好果园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使用好育果袋;果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施用农药,重点推广应用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含除草剂)。
抓好老果园更新:到2030年,全市有200万亩左右的苹果园需要逐步更新,主要推行轮作倒茬的方法进行,一般要求将老果园伐除后种植粮油作物或牧草,3年后再建成矮化密植园。
加人才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能力的苹果产业化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是苹果产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要采取大专院校学习、出国深造等方法培养一批高、精、尖的科技人才,同时要做好当班果树科技推广人员和果农的培训。在搞好人才培养的同时,要下大力抓好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

加科技攻关:新世纪果业发展的核心是质量,关建是科技。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栽培管理、保鲜贮藏、加工营销等方面的配套技术与起步晚的其他果区相比,这是我们的优势,但是,陕西等红富士苹果新区势头却很猛,如果在技术方面再与我们拉近距离或者超过我们,那么,烟台红富士苹果业在竞争中将毫无优势可言。因此,应加科技攻关,保持技术优势。具体工作中应着力以下几点:加苹果品种、砧木的引进、培育和选优,形成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良种、良砧组合;加矮砧苹果培套技术的研究推广;根据国际市场标准,制定出各类苹果品种的分级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检测方法;进行果园土壤有害物质降解技术的研究。
建立规范化的优质苗木繁育基地:良种壮苗是红富士苹果优质丰产重要的基石,应借鉴国外的经验,建立砧木资源圃、采穗圃、良种繁育圃培套的规范化的繁育基地,按照省里颁布的标准繁育矮化自根砧、中间砧、乔化砧壮苗,所用的砧木和品种都应事先进行脱毒,并定期检测,确保苗木无毒。在此基础上创立自主品,苗木出圃时有商标、生产地址、品种、规格等标签。同时坚决杜重茬育苗。砧木繁育圃、采穗圃、苗圃要做好病虫防治,达到苗木出圃无病虫害。建议借鉴林业厅的做法,通过省人大立法,对红富士苹果苗木繁育实行许可证制度,以规范苗木市场。
推广新的种植模式:利用矮化砧木嫁接优良品种、培套立柱、支架、肥水一体化设施,实现红富士苹果密植栽培,是全世界苹果生产者广泛采用的种植方式,具有通风透光好、产量高、品质好、劳动度低、生产率高、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更新,无重茬障碍等诸多优点。这种模式在烟台试栽已经获得成功。2011年定植树,2012年亩产量:红富士苹果773.5公斤、金冠苹果1250公斤;2013年亩产量:红富士苹果1550公斤、金冠苹果2000公斤,红富士苹果果形指数平均0.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以上。2012年,试栽树经受了胶东地区有史以来低气温的考验(-19.8℃)。在烟台市,凡是水源充足的地方,无论什么样的土壤,经过局部改良,都能够进行矮化密植栽培。如果能配套肥水一体化设备更好。平泊地栽植时,提倡起低部宽1米、高30-40cm的垄,然后垄上做畦;丘岭山地,提倡梯改坡。
水源不足的土地,可以利用矮化中间砧苗木建园,但必须对整形修剪技术。做根本性变革,原因是这种栽培模式是乔化栽培向矮化栽培过渡的一个中间类型,管理技术稍差,特别是整形修剪方法不当,就会使树体乔化。基本没有水源保证的山岭薄地仍然可以实行乔化栽培,也必须对整形修剪技术做根本性的,以实现早果丰产,并为相对的管理方便和持续的优质丰产奠定基础。
推广新的整形修剪技术:整形修剪是为了建造有利于优质丰产的树体结构,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尽可能多的获得高质量的果实。矮化自根砧果树应选用细长纺锤形;壮苗建园的1-2年生树,要基本完成整形。矮化中间砧树应选用自由纺锤形,3年内完成整形。乔化砧树应选用自由松塔形,4年内完成整形。中间砧和乔化砧树,在整形修剪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好促萌、开角促花措施,确保早果,这是整形成功的关键,值得特别指出地是:适时、适度的运用好环切、环剥对促花十分有效。特别是红富士苹果,当树势中庸偏弱时才容易获得高产、稳产。适度的环剥或环切虽然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根系,这与运用农业、物理措施进行的限根栽培对根系的影响类似。关键是要加肥水管理,提高土壤肥力。有关专家的研究曾指出:将30%的苹果根系置于水肥充足的土壤环境中能发挥100%的根的功能。栖霞市连续20年适度环剥、环切的果树仍能够正常生长结果。其对枝干轮纹病的发生、发展根本性、决定性的影响。
更新土肥水管理方式:推行果园行间自然生草或人工生草,定期刈割,覆盖树冠下,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肥力,减少土壤水分、温度变化;采果后或春季地面撒施有机肥料。要以土壤分析和叶营养诊断为依据,确定化学肥料用量和种类,坚持少量多次,配套肥水一体化的果园,施肥与浇水同时进行,无肥水一体化设备的,在降水或浇水前地面撒施,同时应根据需要做好根外补肥。提倡滴灌和微喷。
抓好现有果园的技术改造:加果园土壤生态系统的改良与优化。苹果树生长的土壤内部是一个复杂的生态体系,由于果树的多年生,其代谢物中毒素的累积和有害线虫以及人们耕作与施肥的影响,导致生态系统不断恶化,从而影响树体的发育和果品品质与产量。因此,在保证有机肥足量的情况下,采用国内外已有的新技术,搞好土壤生态系统的改良与优化,并提高ph值。
加速郁闭园改造,解决果园光照不足问题。调查表明,烟台优质苹果园生长季平均亩枝量为9.2万条,透光度为22.8%,大多数果园处于不同程度的郁闭状态,枝量过大、透光度太差,严重影响果实品质,管理又不方便。对这批郁闭园的改造已成为提高苹果质量的突出问题之一。具体改造措施是:亩栽90株以上,树势旺、抱头生长的园,以间伐为主,保留的树拉枝开角;亩栽90株以下的园,可采取疏大留小、疏下留上、疏老留新的方法,改造成自由纺锤形。
实行病虫害的无害化防治。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果实的食品卫生标准达到国际水平。应重点抓好以下措施:搞好果园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使用好育果袋;果园安装频振式杀虫灯;采用生物防治技术;科学合理施用农药,重点推广应用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含除草剂)。
抓好老果园更新:到2030年,全市有200万亩左右的苹果园需要逐步更新,主要推行轮作倒茬的方法进行,一般要求将老果园伐除后种植粮油作物或牧草,3年后再建成矮化密植园。
加人才培训和服务体系建设:培养具有现代意识和能力的苹果产业化需要的各方面人才,是苹果产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要采取大专院校学习、出国深造等方法培养一批高、精、尖的科技人才,同时要做好当班果树科技推广人员和果农的培训。在搞好人才培养的同时,要下大力抓好基层服务体系的建设。

联系我们
- 公司名称:陕西苹果网
- 联 系 人:张先生
- 固定电话:029-82229532
- 联系电话:13319229750
- 电子邮箱:395502060@qq.com
- 所在地区:陕西-延安-洛川县-石泉乡-清池村
- 详细地址:西安市南二环东段31号云峰大厦
- 邮政编码:710000
- 传真号码:029-82229532
- QQ号码:395502060
- 公司网址:http://pingguoe.ml.yl01.com/